湖北日报评论员 刘中扬
近来,2025年第二批“吉林好人”评选作业引发言论重视,白城市拟引荐“孝老爱亲”类提名人齐某,因其先进业绩中写道“记挂爸爸妈妈喜爱,炒菜多放父亲爱吃的辣椒”,而被网友质疑“业绩是不是太小了”。
公告内容说到,齐某出生于2002年,是镇赉县五棵树镇归纳服务中心底层管理专干。她的业绩中还包含照料患糖尿病住院的奶奶、攒钱带爷爷圆梦观赏天安门、常做家务等等。一方面,这些行为确实表现出了拳拳孝心,就像有网友说“孝顺便是日常日子的点滴”;另一方面,因为业绩日常、琐碎,显常情而非大爱,也让更多网友觉得评选“吉林好人”的门槛太低。
言论发酵过程中,相关公示信息已被撤下,网上一度撒
说到底,这波争议的中心仍是在于评选规范不行清晰、评选流程不行通明。接地气的“俗人善举”确实能引发共识,但拿太普通的功德评先进、树典型,既缺少重量,也难以绝宇宙恒星动漫在线观看5;老婆动&鱼汤美食动漫在线观看#28459;在线观看服众。网友质疑“莫非真的选不出其他人了吗”,不是否定齐某的孝心善行,而是对是否公平公平的诘问。笔者查阅《2025年第一季度“吉林好人”发布名单》,“孝老爱亲”类有两人上榜,一位不遗余力抚育照料侄女8年,另一位身残志坚,以一己之力抚育三个孩子。相比之下,齐某的业绩虽也是真情流露,但是否值得立为省级典型,确实有待商讨。
相似的评选在其他当地也很常见,是宏扬社会精力文明的一种方法。只要程序上愈加揭露通明,资料把关上更重视细节,选出来的人才更令人信服,更能推进俗人善举蔚成风气。
【责任编辑:刘建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