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成功80周年之际 本报六路同事无丧世生存无删减txt删减在线高清记者看望我国抗战成功受降地 全国仅有的受降路朝晨摆上菊花风之迹无删减漫画

孙存京(右)和孙和直在武汉中山公园内的受降堂前手持孙蔚如写的“誓雪国耻”

市民在广州中山留念堂观看展览

南京民间抗日战役博物馆“日本屈服矣”报纸

河南漯河受降路牌下摆放了菊花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王俐燃 刘中灿 唐佳燕 李贤诚 丁伟 柳琛琛 杜光然 见习记者 杨绍杭 李梁玉 安圣琦 实习生 霍妍彤 温宝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告无条件屈服。本年8月15日,是我国人民抗日战役暨国际反法西斯战役成功80周年留念日。当天,极目新闻六路记者分赴湖北武汉、湖南芷江、河南漯河、广东广州、山东济南、江苏南京6个抗战成功受降地直播看望,传承抗战精力,思念革命先烈,铭记那段不可磨灭的前史。

湖北武汉:

受降主将的后代捐献抗战诗稿

8月15日上午8时,极目新闻记者来到了武汉中山公园内的受降堂。1945年9月18日,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蔚如将军,代表我国在此承受侵华日军21万部下屈服。

在观赏受降堂的人群中,一名手持卷轴的白叟分外有目共睹,卷轴里写着“铭记前史 思念先烈 振兴中华”。他便是孙蔚如将军的儿后代存京,本年75岁,在抗战成功80周年之际,他携孙后代和直特地从西安赶来。

在受降堂前,孙和直打开一幅书法作品,上面是爷爷书写的太爷爷写的七律:“烈烈金风荡寇氛,中条立马日将曛。十年积恨还辽沈,百战提兵涉潞汾。师克在和壮在直,汗挥如雨气如云。待看斩尽楼兰日,痛饮黄龙奏大勋。”孙和直告知极目新闻记者,他的姓名正是来历于此,“‘和’‘直’代表联合和正义,这个姓名一直鼓励着我,是我心里的精力力量。”

孙和直就读于武汉理工大学化学专业,他说挑选在武汉读大学是遭到太爷爷精力的影响。随后,孙存京将这些书法作品连同一本收录了孙蔚如将军部分文稿的留念册,一起赠予了武汉受降堂。

湖南芷江:

61张抗战前史相片初次揭露

镜头转向湖南芷江的我国人民抗日战役受降留念馆。这儿是日本在我国第一个签署屈服协议的当地。侵华日军在这儿交出了他们的军力安置图,而且承受了载有日军屈服具体规则的备忘录。

8月15日上午,受降留念馆内举行了一场特别的史料发布典礼,61张美国国×风之迹无删减漫画16;ߚ丧世生存无删减txt7;无删减在线高清家档案馆的前史相片初次与大众碰头。这些宝贵印象定格了1945年湘西会战及芷江受降期间的要害瞬间,相片分为芷江民众援助抗战、中美两国并肩作战、芷江受降典礼等四个板块。这些相片的重现,离不开旅美芷江籍画家钱德湘与夫人谭明利跨过十余年的搜索和尽力。

时刻往前推一天,8月14日的受降留念坊下,4名外国游客的身影分外有目共睹。72岁的游客向记者叙述了此行的缘由:“咱们从悠远的中东而来,坐了9个小时飞机特地赶到芷江,便是为了亲眼看看这段改动国际格式的前史现场。”

河南漯河:

全国仅有受降路摆上了菊花

在河南漯河,有全国仅有一条以“受降”命名的路途——受降路。8月15日上午9时许,路牌下已被放上一束束思念先烈的菊花。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告屈服后,我国战区划分为16个受降区。其时的漯河归于第十三受降区。1945年9月20日,受降典礼在(漯河)山西会馆举行。侵华日军合计3万多名,在漯河向我国无条件缴械屈服。日军等候遣返回国期间,我国军队指令他们将漯河竹木街西段的小土路加宽、取直、修整,建成了宽8米、长约700米的大路。这便是现在的受降路,漯河闹市中这条不宽的路途两边开着很多商铺,人们来往不停。

除了受降路,8月15日上午,三位抗战老兵、漯河当地的学生及市民等,还来到漯河中州抗战留念馆,重温那段前史年月。“真正为国尽忠者不怕死。”曾参与桂柳会战的101岁抗战老兵吴瑞朋说。

广东广州:

墙上弹痕和弹坑是无声的控诉

广州中山留念堂作为1945年广东区域日军签字屈服的见证地,承载着深沉的前史回忆和民族精力。

8月15日上午,中山留念堂正式推出“铭记前史,喜爱平和——留念抗战成功80周年系列”活动。留念堂主体修建东北角的“前史见证”观赏通道,当天初次向大众敞开。“墙体上的青绿色斑斓,是当年日军对广州进行大轰炸时留下的弹痕,每一处洼陷的弹坑,都是对侵略者暴行的无声控诉。”讲解员向同&#丧世生存无删减txt20107;无删减在线高清观赏者叙述着当年那段不堪回首的年月。风之迹无删减漫画

当天,中山留念堂依托AR技能复原了80年前的受降场景。中山留念堂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明,AR复原的中心是让年轻一代“接触”前史,了解“平和来之不易”的深层含义。

山东济南:

80年前的受降地已成借阅大厅

镜头转向山东省图书馆尼山书院“奎虚书藏”楼。1945年12月27日,我国人民抗日战役成功山东战区受降典礼在此举行,这儿也是最终一个受降地。“1937年12月27日,济南沦亡。8年后,挑选同一天举行受降典礼,含义非同小可。”山东省图书馆工作人员孙晓明说。

步入“奎虚书藏”楼,展览室中最夺目的一张相片,记录了日军签降代表呈献受领证书的瞬间。画面中,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李延年等人坐在桌前,日军代表寒川吉溢双手垂下,行鞠躬礼。

日军签降代表、四十三军司令官细川忠康中将等一行步行前往受降会场、日军向我方交出佩刀等场景也以相片的方式逐个陈设。

旧日的受降典礼举行地,现在成为了图书馆的借阅大厅,安置着一排排书架,许多读者在书桌前静静阅览。

江苏南京:

“日本屈服矣”报纸招引游客摄影

直播于8月15日14时在南京民间抗日战役博物馆收官。在“南京回忆”常设展中,悬挂着一张大标题为“日本屈服矣”的《大公报》招引了不少游客摄影。

馆长吴先斌自述,从2006年兴办博物馆那天起,他就期望可以收藏到“日本屈服矣”报纸。一名收藏家告知他,南京有位老学者曾在重庆读书。老学者在日本屈服那天,买了一切刊登此音讯的报纸,其间就有这张经典的“日本屈服矣”。通过几轮协商,他把老先生买的一切刊登日本屈服音讯的报纸都收藏到博物馆中。

置身博物馆内,战场的是非旧照触目惊心,抗战老兵的赤红手印直击人心,以及6700余件藏品、4万余册抗战图书,静静叙述着那段不可磨灭的回忆。

【责任编辑:李琛】